李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老年人为主力的消费群体正在不断壮大。这样的背景下,您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的“探索多元化的新型养老方式”“养老助老服务资源共享”“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激发银发消费潜力培育消费市场”意见建议符合我市养老服务发展实际,对我市银发经济发展以及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探索多元化的新型养老方式。2025年4月23日,我委牵头谋划印发《宿迁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清单明确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工信局等20多家单位工作任务,内容包括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教结合、医养结合、加快发展老年产品制造业、开展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展示等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态势。
2.对于养老助老服务资源共享。市民政局落实《宿迁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5年)》,以全域范围内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均等化布局为目标,依托城市主要功能片区统筹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形成“一主、两副、多节点”的养老服务设施整体格局。通过采取部门共建、楼盘配建、街道社区新建、闲置资源改建、社会援建等方式,建成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8家、医养结合型护理院(康复医院)23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1家,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21家,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稳步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2024年底,我市累计对1.1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其他低收入家庭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今年以来,以国家“两新”政策为依托,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重点解决老年人居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和不便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要求各地民政部门提高站位、主动服务,确保适老化改造成果安全、舒适、便利。
3.对于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市卫健委牵头发展“医养协作”模式,对不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通过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为老年人提供定期巡诊、优先转诊等服务,143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为老人提供全天候、方便可及的医疗服务。全市共有14家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引进安汇、九如城、春禧、悦心集团等康养品牌,采取与机构合作、托管、连锁经营等方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探索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宿城区积极探索开发集“医疗、养老、互联网+护理”为一体的软件平台——“宿城医养e家”。该平台搭载手机app、小象智能家庭医生和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实现家庭医生团队、养老护理员、老人(及家属)、网格员等“四方联动”,全方位满足老人健康监测、视频科普、智能提醒、预约诊疗、远程会诊、药品配送、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需求,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医疗、保健、康复服务,让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4.对于激发银发消费潜力培育消费市场。市发改委牵头印发的《宿迁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中,包含加快发展老年产品制造业;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稳步推动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内容,不断引导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职能,强化与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推动好银发经济以及养老等方面工作,同时加大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养老方面项目和资金,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做好各类要素保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助力我市养老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