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惠企政策落实与企业家激励机制建立方面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把2025年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围绕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宿迁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能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提出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我们主动与市工信局、市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就提案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多次商讨会办。
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深化惠企政策落实,营造“惠商”发展环境。一是明确“营商环境提升年”年度重点任务。2月5日,宿迁召开“新春第一会”,会上印发了宿迁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若干措施》和《工作方案》。明确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企业融资服务、持续助企降本减负、推进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等10个方面34项举措;提出了擦亮“宿迁速办、宿迁帮办、宿迁免费办”3个营商环境品牌,实施政府诚信示范引领、企业诉求高效响应等5大提质提效行动,固化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企业纠纷商会调解、营商环境监督查处等4项服务机制,确定全年重点工作和方向。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对“营商环境提升年”若干措施逐条解读,并通过宿迁新闻、宿迁发布等官方平台播放,10期浏览量超130万次,点赞超12万次。二是科学制定产业政策。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与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政策,推动惠企政策制定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让惠企政策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痛点、难点、堵点。在政策制定上,前期依托企业帮办服务机制了解企业需求,中期举行企业家座谈会,让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后期公开征求企业意见,增加政策公平性和透明度。今年,市工信局进一步深化“1+X”政策支持体系,既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若干政策措施》等面上支持政策,全面支持产业高端发展、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数实融合、企业绿色发展、企业扩量增效,也制定了储能、激光、膜材料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助推产业发展壮大、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多形式开展营商环境政策解读。创新采取了以网络平台直播等方式进行线上回应,通过收集企业、营商环境监督员、行业协会商会反映的一些普遍且有代表性的问题,举办“惠企政策直播间”,解决企业反映有的部门问题回复不及时、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今年以来,举办了法治护企、惠企政策直达2期,邀请了市直单位相关负责人现场解答企业诉求,市内在线观看人数近4万。动态更新《宿迁市惠企政策服务指南》,按照一图读懂、简便易行原则,细化明确惠企政策申报材料、流程等内容,在全市工业大会和政策宣讲会上印发1000余册,同时以信息化手段及时将惠企政策“点对点”推送至企业。
二、聚力打造企业服务的总入口,夯实“安商”政务环境。一是升级涉企服务总入口。推动“宿企通”上线运行,打造成为企业服务的总入口,其主要划分为“惠企政策”“为企服务”“政企互动”3大板块。建立政策计算器,构建“企业画像”,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平台目前共汇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惠企政策3284条、申报事项81项,入驻企业28627家。二是强化平台功能提速政务服务。“宿企通”提供增值服务如金融服务、法治服务、供需服务等,以及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关的政务服务等,为经营主体提供涉企政策和办事咨询、事项办理、惠企政策兑现等多项服务功能。推进网络、移动、窗口、自助“四端”融合办理,打造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惠企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阵地+专人”的全方位政策兑现咨询、帮办代办、协调督办等“保姆式”服务。三是优化诉求反馈渠道。“宿企通”平台和12345热线平台深度对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与政务服务、政策制定等有关的咨询、诉求和问题都可以通过“宿企通”平台“政企互动”板块进行反映,企业提交的诉求以12345工单的方式进行流转,简单问题即时回应解决,一般问题1个工作日内答复。
三、聚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打造“兴商”市场环境。一是形成免申即享和直达快享政策清单。全面梳理现行惠企政策,建立免申即享和直达快享政策清单,清单集中发布并动态管理,方便企业及时掌握政策;从流程层面,明确部分政策免申即享,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获得奖补资金;确需企业申报的政策,充分利用信息共享,进一步简化申报材料和流程;从资金层面,改变现行资金拨付模式,市级资金通过财政集中支付直达企业,减少中间环节,资金兑现更快捷。目前梳理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商务发展、现代服务业、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清单,共集成政策94条,其中免申即享33条、直达快享61条,今年已惠及企业600余家。二是加大免申即享力度。免申即享政策无需企业申报,由主管部门依据政策要求,通过企业注册信息、纳税数据、称号文件等信息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确定奖补对象和标准。主要包括市级惠企政策中的专精特新、智能工厂、企业进规模等称号类、认定类政策。以专精特新政策为例,企业只要首次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工信局收到上级认定文件后,即可分别给予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20万元奖补,企业无需提交任何材料,就能直接享受到政策资金。三是提升直达快享效能。直达快享政策是需要进行申报、审核的项目,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编制申报指南,企业报送项目申报材料,主管部门组织项目审核,主要包括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需现场审核的政策。市财政局会同主管部门充分利用电子证照数据信息共享及部门审批结果数据,压缩申报审核流程,减轻企业申报负担。市财政局联合工信、商务等主管部门制定了惠企专项资金免申直达实施细则,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原则上相关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形成审核决定并将资金拨付至企业。目前,省级以上按照项目法分配的惠企资金以及市级产业集聚、商务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等资金已纳入直达范围,资金由市级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自2024年免申直达机制实施以来,已直达兑现市级以上奖补资金4.45亿元(其中市级资金1.18亿元,省以上资金3.27亿元)。
四、聚力项目人才引进,形成“亲商”人文环境。一是优化企业家日活动。以市人大决议形式,将每年的9月27日(“就爱企”)设立为“宿迁企业家日”,围绕“9·27宿迁企业家日”开展系列活动,举办全市企业家座谈会,共商促进经济发展之策。在“绿洽会”开幕式上发布民企百强榜单,联合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宿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扩大民企对外影响力。2024年以来,持续举办民营经济统战领域品牌活动“宿商讲坛”16期,围绕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等前沿课题,为民营经济发展蓄势赋能。不断拓宽政企沟通渠道,举办“惠企联建 益企行动”暨非公企业家恳谈会12场,企业家走进司法局、法院、发改等部门,帮助企业现场解答政策、解决发展难题。二是建立“宿商服务卡”制度。印发了《宿迁市“宿商服务卡”实施办法(试行)》,针对全市工业“百强”企业、民营企业百强主要负责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负责人等为宿迁市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子女教育、体检就诊、旅游健身、交通出行、法律公证等公共服务。第一批服务卡120张已发放到位,第二批105张拟于近期发放。三是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明确要求涉企政策出台前,起草部门要按程序通过相关政府官网、报纸、电台、融媒体、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征集经营主体的意见建议,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让经营主体更有获得感。将近年来市级相关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纳入年度巡察督查审计重点,建立台账管理、跟踪问效、督查问责、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推动惠企政策责任落地、措施见效、问题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对标先进,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营商环境经验,紧紧围绕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定位,以践行“六全六有”营商环境升级版为主要抓手,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政策落实督查,深化涉企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家荣誉感和营商环境美誉度。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