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委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领导、承办处室和工作要求,确保办理工作落到实处。深入调查研究,4月21日-25日,我委对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座谈交流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系统梳理全市低空产业发展基础与潜力,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定位和工作举措。强化协同联动,我委积极对接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对建议内容深入会商研究,提出切实有效措施。关于您提出的5项建议,我们均予以采纳并已全部落实到位。
一、关于加快空域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分类开展低空空域划设。结合新一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契机,编制G类、W类低空空域需求划设方案,申报3块G类空域需求及W类空域的禁飞区,保障低空文旅、城市治理等场景空域使用需求。二是强化空域资源管理保障。严格落实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要求,由市交通局牵头会同市各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宿迁市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办法》,全面规范我市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工作,明确各方权责,保障低空空域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管理。市公安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民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强化对低空领域飞行活动的规范化管理。2024年,公安机关共查处违法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案件4起。在皂河庙会、马拉松、骆马湖“银河左岸”音乐节等重要活动期间发布禁飞公告,积极维护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
二、关于加大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启动《宿迁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明确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及具体点位、飞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低空起降场(点)建设规划指引及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研究》《宿迁市低空经济产业与相关设施布局规划研究》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二是加快完善地面基础设施。低空起降点加快建设,已布局智能无人机固定起降方舱50余处。低空通信网络逐步完善,建成低空专用通信基站28座,其中5G-A基站8座,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网络定位及监管服务。加强低空气象服务保障,建成195个低空气象站,提升低空气象监测水平。三是构建低空智联服务体系。今年3月,市交通集团、市数据集团合资组建宿迁市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市级低空智能管理服务平台部署建设工作,具备与东部战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系统、华东空管局协同能力,可提供空域申报、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动态监管、气象服务等功能。
三、关于打造低空特色应用。一是拓展民生领域应用场景。推动无人机技术深度赋能应急管理、公安警务、交通巡查等领域,显著提升治理和服务效能。应急管理领域部署2架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满足地震、强对流、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航空应急救援需求;全市警用无人机飞行5300余架次,参与处置重大警情、灾害50余起;勘察伤人交通事故平均用时缩短近20分钟、速度提升29.6%。二是拓展属地低空应用场景。打造低空文旅项目,开通多条低空飞行旅游观光航线,填补宿迁低空旅游空白。在重要活动、重大节日期间,皂河龙运城、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朱海运动小镇等景区陆续开展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表演、热气球、动力滑翔伞等低空飞行项目。依托京东、邮政等物流领域龙头企业优势,培育发展低空智慧物流,已开通三条低空物流配送专线,打造低空智慧配送新模式。
四、关于推进低空产业培育。一是强化产业项目招引。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的若干措施》《宿迁市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链式招商措施》,将低空经济纳入全市产业链招商重点方向,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招商需求清单、合作机会清单等,不断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全市共招引集聚低空经济核心制造业及服务业企业21家,涵盖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原材料制造及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二是积极发展低空运营服务。将低空飞行营地、培训基地、物流节点等内容纳入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建设。积极开展低空飞行培训,沭阳花海无人机营地、市经开区芯灵智能科技等低空飞行培训基地累计已开展培训13次,培训持证飞手400余人次,为低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三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低空经济领域省级创新平台2个,其中,省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关于低空飞行器的研究项目获批江苏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发挥科技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将大数据与云计算、高端软件等低空经济关联领域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列入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支持企业会同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技术攻关,补齐低空产业短板。
五、关于推进低空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低空与公共服务融合。提升无人机在巡检巡查、医疗转运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开展无人机违建巡查552架次,完成尾水导流工程116公里管道智能化巡检,完成6500公里输电线路、3800公里配电线路、320公里通信光缆及162座变电站的智能巡检,测试开通无人机低空血液转运航线,并完成试飞。二是推动低空与农业发展融合。深化无人机在农林植保、渔业养殖等领域的应用,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撬动作用,加快植保无人机装备配备,今年一季度,全市植保无人机病虫防治面积278万亩次,同比增加19.3%,占植保作业面积的55%。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渔业养殖企业开展无人机投喂,全市共有水产养殖应用无人机58台,覆盖面积约2.9万亩。三是推动低空与城市规划融合。构建宿迁市实景三维数据“时空资源池”,建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库,已累计归集623类、431万条时空数据。构筑城市低空起降设施“一张图”,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一管控。利用无人机开展三维地图、影像地图绘制及建筑物高度数据采集,完成全市2154平方千米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工作。四是推动低空与交通物流融合。低空智慧物流加速突破,泗洪县穆墩岛首条进村“空中邮路”成功试飞,切实解决了快递进岛难问题;打造低空智慧配送新模式,依托京东集团优势,申请开通三条低空物流配送专线,加快推进低空配送试点项目落地。五是推动低空与文化旅游融合。构建“低空+表演”“低空+运动”新模式,建成沭阳县中闽花海飞行营地、沐晨太空舱等项目,运营各类载人飞机、固定翼飞机、动力伞等飞行器,提供特色低空飞行体验。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以“光影森林”为主题的大型无人机编队表演,为传统景区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规模应用的发展机遇,聚焦低空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拓展等关键环节,推动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产业项目招引力度。立足各县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点方向,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依托产业链招商图谱和招商场景开展靶向招商,重点招引低空飞行器整机集成、轻量化复合材料、高能量密度电池、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电机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组织招商人员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行业重点领域,结合低空飞行、低空保障障等领域发布一批低空经济招商场景,不断扩大我市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高校科研能力、企业制造能力和场景资源,围绕航空材料、通信技术、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培养低空经济领域复合型人才。依托省级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航空发动机用钛基负荷材料创新平台,开展低空经济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三是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网。加快推进市级低空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全面打通空域申报、航线审批、飞行监控等核心业务流程,实现“一网通办”;另一方面立足我市实际需求,重点开发无人机交通管理、应急调度、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模块,推动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加快无人机试飞基地申报建设进度,为无人驾驶航空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等提供试运行平台,满足企业试飞、训练、培训和演示活动等需求。四是加快搭建政策支撑体系。加快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进一步细化明确低空经济发展定位、各县区基础设施布局和拟实施的重点项目等,推动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相互支撑、一体发展的良好格局。出台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数据协同管理办法等专项文件,加快构建支持引导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体系。五是持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低空飞行在智慧物流、商业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推动低空经济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培育发展空中交通新模式。打造特色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无人机快递物流配送,选定无人机配送线路,推动配套场地和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低空配送项目落地。文化旅游领域依托“两河两湖”和三台山、项王故里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生态游、主题游、体验游等低空旅游业态,培育打造宿迁特色低空旅游品牌。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