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014319477/2025-00117 分类 重点工作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发展改革委 公开日期 2025-03-27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市发展改革委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工作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全市发展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我委2024年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高效履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围绕企业感受度,制定出台《宿迁市优化涉企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五心”服务承诺清单》等,聚集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等方面,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招商引资“服务员”、项目审批服务“帮办员”、企业生产运营“驻厂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为企业打造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满意度。

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将信用作为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抓手,印发《2024年宿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依托信用宿迁门户网站,建立政府违约失信投诉专栏。积极推进粮食、交通、税务、环保等20个领域信用评价工作,各部门依据评价结果积极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归集各类信用评价信息16.3万条。创新制定全省首个网络交易经营者信用风险监管地方标准,填补当前网络交易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方面的空白。编制《宿迁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规范(2024年版)》,动态调整市级归集目录和校验规则,依法依规做好信息归集工作。印发《宿迁市高效办成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方案》,细化信用修复一件事办事指南,研发信用修复平台,实现修复提醒、查看、申请等服务的“指尖办理”。

三是有序推进价费管理。调整出台《宿迁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关于做好小微企业收费减免有关工作通知》,推进工业企业、小微企业注册和前期建设阶段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持续保持在全省“收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总体最低”。推动我市市区企业水气热价格动态保持全省最低,落实小微企业收费优惠政策,全年为小微企业减负4940万元,持续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四是积极做好政务服务。持续加强政务服务窗口能力提升,坚持靠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2024年,政务服务窗口共办理各类审批、备案办件131余件/次,为服务对象提供业务咨询、申报指导等各类服务500余件/次,办理自然人信用查询9315次,法人信用查询1375次。落实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全市共指导企业申报10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窗口“双月评”情况通报中获得表扬2次。

(二)健全制度机制,提高法治工作质效

一是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宿迁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宿迁市发展改革委“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凡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由委党组会统一审议后予以执行。重点工作严格履行法定程序,2024年,我委申报承办《完善市区天然气销售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列入2024年度宿迁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但由于天然气上游气源价格持续上涨、市区天然气供气企业采购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2024年制定联动机制时机欠佳,待时机成熟再研究制定,并获市政府同意。

二是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关于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内部审查工作制度的通知》,起草处室初审、法规处复审,依托“宿迁市公平竞争审查智慧监测系统”对我委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政策措施开展监督评估,2024年制定出台涉企政策文件15个,均落实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各处室对我委牵头或参与起草的现行有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限制竞争行为的内容进行清理,共自查存量文件60件,修改3件,拟废止6件。

三是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要求。认真贯彻《宿迁市发展改革委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市发展改革委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办法》,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程序,全年委机关出台规范性文件2个,分别为《宿迁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细则》《宿迁市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均履行了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报送备案等程序。

四是落实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行公职律师制度的实施方案》《市发展改革委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引导法律顾问在重大事项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审查等法律事务方面发挥专业智囊作用。全年法律顾问共协助审查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答复25件,规范性文件合法审查2件,合同30余件,解答涉法疑难业务10件,保障了行政决策、重要合同等合法性和质效性。

(三)回应群众诉求,精准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全年接受网络问政125条,其中接收领导信箱共计80条,12345问政45件,均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回复,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依法回复各类信访案件,均得到信访人的认可。2024年,我委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牵头承办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

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强化政务信息管理,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0件。持续优化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规范公开答复程序,全年办理依申请信息公开57件,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加强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和跨部门联合监管计划,共7项任务26个检查数量,完成率100%。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工作,组织委内执法岗位12人参加行政执法资格新领、年审考试,现持有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数量为43人,监督人员为2人,提升全系统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年未发生行政处罚案件。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管。制定印发电力、油气管道、粮食行业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形成《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市发展改革委委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持续强化对第三方施工、电力设施等重要环节督查力度,通过调阅台账、实地检查、安全生产监管形势评估等方式,深入排查安全各类隐患,积极推动隐患动态清零。2024年,安全生产领域共开展32次检查,排查隐患62处,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是加强粮食行业排查整改。规范构建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体系,我市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已全面接入省储备粮监管信息化云平台。采取企业自查、市级复查方式,对全市政策性粮油数量质量情况、储备粮油轮换管理情况以及粮食购销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配合省内交叉检查组,开展全市粮食库存检查,反馈整改问题22个,已经全部整改落实到位,没有发现违法违规和粮食质量问题。组织2024年度政策性粮食库存市内交叉检查,按照江苏省粮食流通“铁拳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市内三县两区对全市82.74万吨粮食提前开展了交叉互查,及时督促被查企业整改到位。

(五)注重普法教育,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一是坚持全员学法。制定印发《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度学法清单》,严格落实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积极参加市司法局举办的法治业务培训活动,推动线上学习人均达60学时,全面增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编印《政务服务常用政策汇编》,发送全系统发改窗口学习参考。邀请法律顾问开展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法治专题培训,围绕常见信息公开答复、行政处罚应诉以案释法。组织委重点处室10余人赴经开区法院开展行政诉讼案件旁听庭审活动,全面了解庭审流程和规则,强化依法履职意识。

二是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并印发《市发展改革委2024年度普法清单》,把普法工作纳入部门工作总体布局,针对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中确定的执法职责,明确23个处室40余项宣传任务,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价格收费、粮食物资、政务诚信等法规政策宣传,提高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委网站开设普法专栏,围绕节能、信用、粮食管理、价格制定等内容开展32篇法规政策宣传。

三是面向社会深入一线普法。结合全国宪法日、安全生产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张贴宣传画、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粮食安全、信用诚信、国防建设等知识,为群众企业提供普法服务。开展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围绕五心服务承诺清单举措开展10期视频解读,通过速新闻、视频号、宿迁日报、市政府网站、委公众号等多个媒体对外发布,每期浏览量超1万。依托宿迁日报开设营商环境宣传专栏,全年宣传发布50余期,累计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超百期。开设2期“惠企政策直播间”,围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解读,邀请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机关分管领导向企业、市民普及营商政策知识,现场解答企业诉求,市内外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20万人次。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充分发挥委党组在统揽全局、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与全委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党组专题研究了法治机关建设、粮食执法检查等事项,听取了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开展政府投资管理、安全生产法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粮食安全保障等专题学法18次。无一起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二是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做好领导干部述法工作,委领导班子将述法内容列入年度述职报告。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强化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督促检查和考核。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2024年,我委法治机关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一是行政执法证未达到“应考尽考”。由于部分处室人员流动等问题,仍有部分行政执法处室人员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二是法治培训机制不健全。随着行政机构改革和全社会法治建设深入,部门面对的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增多,全系统法治学习的深度还不够。三是政策法规宣传仍需创新。政策法规宣传手段还不够丰富,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有待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

四、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打算

(一)持续打造法治机关建设。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要点,重点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和涉企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备案与节能审查“一件事”办理。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检查事项清单,落实“扫码入企”,规范相关处室开展涉企行政检查。通过以案释法、专题讲座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寓管理于服务。

(二)强化法治思想学习。通过党组会、主题党日、学习讲座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将法治建设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线下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线上推送法律知识解读,构建线上线下齐普法的局面。

(三)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动态调整政务服务指南,持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高效办理政务窗口各项业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立项目服务库,积极与住建、资规、行政审批等部门以及项目建设单位开展工作对接,帮助引导申报单位开展项目申报。积极与委相关业务处室对接,完成行政许可事项、中介服务事项等各项业务工作,动态维护好相关业务系统。

(四)加强行政执法规范管理。动态调整政务服务指南,持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行政执法岗位人员行政执法证“应考尽考”,坚决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规范制定行政执法文书,根据《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及评查规范》《宿迁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及常见问题解析》要求,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的制作、管理和保存。

(五)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会同市人大加快推进信用领域“小快灵”立法,做好企业信用修复条例制定。抓好“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地,优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监测推进,注重多维企业赋能,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宿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