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宿迁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市重点工作,各相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并努力推进。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我们主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宿迁分局、市数据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就提案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多次商讨会办。
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1﹒针对聚力政策宣传落实,营造“惠商”发展环境。一是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各地各部门研究制定市场准入、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资金支持等专项政策时,对企业生产经营或者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充分听取相关企业的意见建议。涉企政策出台前,起草部门按程序通过相关政府官网、报纸、电台、融媒体、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征集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去年以来,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让中小微企业更有获得感。二是多形式开展营商环境政策解读。依托宿迁日报、速新闻平台开设“五心环境 优无止境”专栏,不定期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已发布30余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五心”服务承诺清单》4.0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社会发布100条惠企举措,并开展《“五心”服务承诺清单》系列政策解读,创新以视频+文字的形式进行解读,由市各有关单位分管领导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政策宣讲,通过速新闻、视频号、宿迁日报、市政府网站、委公众号、宿迁网、学习强国等多个媒体对外发布,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工信局、司法局、法院、商务局、工商联等部门发布10期,每期浏览量均超1万。各有关部门还通过“企业上门送政策”开展专题政策宣讲等活动广泛宣传。市级政策均通过“宿迁发布”平台及政府网站开展“一图读懂”宣传。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在今年的营商环境考核中,将行业协会商会代表、企业代表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营商环境满意度考核,由市场主体直接对部门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作为工作改进的依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及重点领域改革,发挥以考促优作用。
2﹒聚力减负扶持,打造“兴商”市场环境。一是加强涉企收费管理。按照涉企收费“三张清单”工作部署,今年3月,市发改委编制公布了《宿迁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4年版),建立起涉小微企业收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季报制度,动态调整并向企业发放涉企价费优惠政策清单。6月计划与市财政局动态调整公布2024年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对没有征求企业和社会意见的涉企收费,一律不调整,对收费单位没有在执收场所和执收单位网站公示的收费,一律不准收取。全面落实保价稳供政策,继续推进非居民用水、天然气、供热价格动态保持全省较低水平。二是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2023年印发国家、省、市政策汇编3版次、1000余册,一对一快递至全市百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召开政策宣讲及申报培训会4场次,培训企业超700户,千方百计提升政策知晓度。优化政策申报手续,完善项目资金申报流程,扩大“免审即享”范围,2023年将24类市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产业集聚)项目中的14类确定为免申即享。组织市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已兑现第一批“免申即享”资金3800万元,第二批资金拟于近期兑现,预计下达奖补资金超2亿元,惠及企业超500户。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印发《宿迁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制定《制造业贷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指导或鼓励银行机构针对普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单列信贷计划,推动加大普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辖内银行机构结合小微企业特点,大力推广风险补偿基金项下的“小微贷”“苏科贷”“苏贸贷”以及基于信用体系建设的“宿易贷”等免抵押信贷产品,最大限度惠及更多小微、民营客户。推动12家银行机构与财政部门合作打造“宿数贷”专属产品,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智改数转”项目贷款给予最高3%的贷款贴息奖励,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预计可为辖内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超25亿元资金支持。加大“信易贷”金融支持力度,依托“融资信用服务中台”,年内支持各银行机构通过平台发放信用贷款不少于260亿元,放贷企业数增长20%以上,信贷余额增幅不少于25%。
3﹒聚力效能优化,夯实“安商”政务环境。一是开设综窗及远程虚拟窗口。去年10月,市政务服务大厅在公共服务办事专区组建市政务综窗,29个部门的295个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政务综窗“一窗无差别综合接件”,运行以来,总办件量1万余件。2024年将在市县乡三级政务大厅设置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专窗,高频事项部门设置部门跨省通办专窗,提供业务咨询、协调联系、申报辅导、材料代收、流转分发、证照代发等服务。开展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培训,指导部门和县区做好线上事项和场景搭建,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异地“0距离”跨时空“面对面”沟通。二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2024年,市数据局成立工作专班,发布5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高频事项清单,研究细化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更大力度利民便企。实施154项“一件事”改革,创新市长挂钩、首席政务官、局长跑现场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官四项改革,实现材料、环节、时限较之前分别压缩58%、63%、70%,累计办件200余万,“一件事”应用场景居全省前列。三是提升“宿迁速办”品牌影响。率先探索建设“一办四中心”,即“事项中心+数据中心+行为中心+监察中心”,实现政务服务从标准化办理、材料共享、后续监管、全过程监督衔接的闭环管理。目前,首批247项高频审批服务事项已完成颗粒化梳理,并依托“宿迁速办”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300余万次申报材料免提交。创新推行“互联网+(政务)协同”机制,公布审批衔接、审管联动和放管结合“三张清单”共529个事项,全市完成协同案例52000余件。先后下发各类提醒函、交办单100余份,问题整改率95%以上,有效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大力推进“网上办”“自助办”“延时办”“预约办”等办事方式,打造便利政务环境。
4﹒聚力项目人才引进,形成“亲商”人文环境。一是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615”产业体系和千亿级产业攻坚,高效使用“宿迁市产业链招商指引”“宿迁产业链招商热力图”,明确招商主攻方向,着力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孵化器集群等项目招引,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集聚。促进“双招双引”深度融合。持续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项目与人才科技“富矿”集中地,统筹兼顾西安、武汉、成都等科教资源丰富城市,在市级招商引资活动中,注重与技术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等有机结合,推动项目、人才、平台一起“迁宿迁”。强化外资招引培育,打造外资优良环境,推动集聚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和外企人才。持续加大以商引商力度。推进驻外招商局与洋河股份、各类商会联动对接,不断拓展资源渠道。发挥“金牌招商大使”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扩大我市招商引资“朋友圈”。充分发挥已落户宿迁企业家熟悉业内投资走向、与上下游企业联系密切、对宿迁投资环境体验深等优势,借助重点企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开展“点穴式”招商,提升招商实效。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结合产业链企业和人才发展需求,我市开辟产业人才职称评价“直通车”,推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中级职称考核认定,突出能力、业绩、贡献导向,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限制,已有600余名产业人才通过“直通车”取得中、高级职称。2023年,进一步探索开展产业链重点企业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工作,遴选专业技术人才密集、技术实力较强、内部管理规范的重点企业开展中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工作,首批遴选了20家产业链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当年有273名企业人才通过自主评审取得职称,受到了产业链企业和人才的好评。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格落实《宿迁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依法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严格遵守纪律底线,不得以权谋私,不得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不得增加市场主体负担。202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推动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问题156个,查处行政执法领域问题104个,处理110人,党纪政务处分88人,通报10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挽回经济损失5.29亿元。我市对于企业诉求,秉持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坚决形成工作闭环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对标先进,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营商环境经验,紧紧围绕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定位,以践行“五心”服务承诺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打响“宿迁速办”“宿迁帮办”“宿迁免费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